暴力發生的因應策略
暴力發生『當下』該如何做
離開現場(避免更嚴重的暴力發生)
請警察處理:若擔心出櫃,可以以室友或朋友稱呼施暴的另一伴
至醫院做傷勢診療,也可考慮驗傷及自行拍照存證
求助≠出櫃:當妳/你要求助時,可參考自身狀況,決定要如何與醫院及警察說明
暴力發生『之後』可以怎麼做,下一步可以是…
證據保存(驗傷、拍照、報警…)
找到可信任的人討論
討論如何避免暴力再發生、再次發生暴力的因應方法
找到安全自我的空間
發展關係中的獨立與自主(經濟上、心理上)
平時注意哪些機構對同志是友善的、有哪些家暴正式資源
累積人脈
和對方有理性、有技巧、和平地談分手
若另一伴是採用權力控制的方式在親密關係中,請注意!
暴力循環理論:一旦暴力發生,而加害人沒有受到阻止或懲罰,就會引出下一次暴力循環。且每一次循環的時間會縮短,虐待暴力期也會提早,蜜月期則會縮短甚至消失,便會變成虐待暴力期的無限延續。
遇到控制型的另一伴,為什麼想離開關係卻離不開?
希望對方改變,也相信對方會改變
因為愛:不相信對方會如此對我
害怕受到傷害:擔心引發更嚴重的暴力、擔心對方會傷害我的親友
受到監控:曾經嘗試離開,對方都還是找到我,並說服我回去
忠誠:我認為無論如何,我都還是要忠於承諾關係
害怕孤獨
缺乏經濟
缺乏援助
辨識不出親密暴力:不知道自己就是受暴者、認為這些暴力都是偶發事件,不可能一再發生、不認為發生的事情是親密暴力、不曉得原來同志間也有親密暴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