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
这事就有点诡异了:
一来,原来买了推广通都还能做到关店,那这个推广通的效果还真是有点疑问;
二来,退一步说,也许真的是这商家产品质量实在不行,都把客人吓跑了,这“关店证明”又往哪去开呢?派出所、工商部门有这业务吗?
三来,商家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还是:“我自己的钱,怎么要回来就这么难?”
这时,美团大概也会一脸无辜:你预充到通讯运营商的钱,能退回来吗?潜台词就是说:这预充值不退,难道不是商业惯例吗?
不过,商家们这时肯定更有话说了:如果不能退,那你也别设置“最低起投”的霸王条款啊……这年头,我们餐厅对食客都不能有最低消费了,凭什么你们要有?
甲方:我从未如此“乙方”
推广通,本质上是一种“CPC”(Cost Per Click)模式的广告,它的特点是根据广告被点击的次数收费。
理论上,这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,广告主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有多少人看到了、点击了、乃至购买了自家产品,并根据广告效果付广告费,简而言之就是帮商家一并解决了广告效果评估。
从理论上说,商家应该才是这场商业游戏中的甲方,但甲方如此卑微地在网络上“维权”,还真是不多见。
编辑
美团作为“新美大”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几乎可以说垄断了外卖市场。外卖商家和美团之间,看上去是广告主和广告平台的关系,但实际上却更像是租户和业主之间的关系。
“租户”能在业主这里拿到怎样的位置,全看你自己的投入和业主的心情。另一方面,零零散散的租户们,就像股票市场里的散户,在商业谈判中并没有太多筹码。
这种形势下,什么预存充值、最低起投一类的“不平等”条约都不算什么了,即便是更不合理的费率提高,乃至强制要求“站队”,都是可想而知的了。
◆
平台“霸权”之下,什么“数字营销”,什么“流量扶持”,都不过是漂亮的马甲外衣,“收租”的商业模式没变,只不过“地产霸权”换成了“平台霸权”。
不过,这样的时代,还能持续多久呢?看看阿里马爸爸,再看看恒大许皮带,眼见它起高楼,眼见它宴宾客,眼见它……是“三次分配”还是别的什么命运,有时也全在平台运营者一念之间而已。
大家还是要回过头来记住文章开头那句话: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也是算账的时候……
- end -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