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:穿着齐式服装的清代贵族;右:清朝末代皇后婉容戴眼镜、身穿旗袍
有学者还指出,旗袍的起源应该比周、秦、汉还要古老,而且穿这种袍子的也不仅仅是清朝的女性,所以他主张把旗袍改为“旗袍”。以避免产生阻力。
到了现代,“传统旗袍”和“改良旗袍”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。因此,我们通过历史节点为您梳理旗袍的历史。
1910年代
1911年,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传统的帝制,着装规范开始向民主共和方向发展。
当时社会追求苗条的身材,所以瘦身也是服装设计的重中之重。元宝领是当时最流行的款式之一;而袖子收紧时露出的手腕在当时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。
左:清末汉族少女;右:梅兰芳新戏中的元宝领款式。
20世纪20年代
随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,服装也受到西方设计元素的影响,如方领、圆领、鸡心领等,在1920年代初广泛使用。
衬衫、夹克的版型不再只是起到显瘦的作用。像下面两张图,可以认为是旗袍的前身,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。这种连体剪裁、宽松的剪裁,对身材的要求并不高,所以当时的旗袍越来越受欢迎。
20世纪30年代
20世纪30年代,传统旗袍的袖子变得完全短了,露臂也很常见,但领口却变得又紧又高,并饰有精致的板扣。
同时,旗袍的下摆变得更长,开衩通常在膝盖以下,这样走路时就不会露出腿了。
20世纪40年代20世纪40年代,旗袍的造型逐渐变得简单,精致的镶片被侧拉链取代,袖子的长度也越来越短。
斜肩一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评判美的标准,但到了20世纪40年代,旗袍设计中首次加入西式垫肩,对传统审美观念进行了改编。薄纱等设计元素的加入,此时的旗袍的设计与现代旗袍十分相似。
20世纪50年代
20世纪50年代,香港和台湾的旗袍更加西化,紧身胸衣式的剪裁很容易塑造沙漏型身材。当时,中西文化正处于相互交流、融合的阶段。旗袍不仅西化,还成为西方时尚界的新宠。
张黛安娜
1956年,奥斯卡影后、摩纳哥王妃格蕾丝·凯利身着旗袍出席美国金球奖颁奖典礼。
格蕾丝·凯利
20世纪60年代
20世纪60年代,香港旗袍变得更加讨人喜欢,延续了50年代的风格。就像电影《花样年华》中的苏丽珍一样,紧身旗袍是当时香港女孩的服装之一。
1970年代-2000年代
随着服装选择越来越多,旗袍不再是女性的日常着装,更多地倾向于礼服和表演服装。很多明星都是旗袍的忠实粉丝,比如邓丽君、梅艳芳。
邓丽君
梅艳芳
到了近代,改良旗袍的观念逐渐出现。随着现代审美和生活方式的提高,旗袍得到了改进,获得了更大的受众层次。
改良旗袍的特点
让分变化
为了穿脱方便,大多数改良旗袍都将手工纽扣改为拉链款式,板口仅作为装饰点缀。
修身
如今,很多改进的旗袍在设计上趋于圆滑,给原本优雅性感的旗袍赋予了新的诠释。
材料改进
改进后的旗袍用料更少,图案更多样,更适合日常穿着。
但无论是“传统风格”还是“强化风格”,总有一款旗袍风格适合你。
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旗袍?
其实旗袍的选择和我们日常买的衣服是一样的。首先决定你想要什么风格,然后选择风格细节。不过,根据不同的体型,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不同款式的旗袍。
梨形身材
梨形身材可能是最适合穿旗袍的体型。上半身比较纤细,臀部丰满。最好穿出“古典旗袍美人”的浓郁韵味。
优先选择缩腰直下摆的款式,体现身体的优势,以及上身肩部线条清晰的款式,遵循上紧下松的原则,体现身体的优势。
H型机身
如果你的身材是笔直的H型身材,可以考虑缩腰高开衩设计的旗袍。
苹果型身材
苹果型身材建议选择荷叶边袖、大袖旗袍,或者搭配较高的开衩,强调相对纤细的腿部线条。
沙漏型身材
收腰紧身款非常适合沙漏型身材,流畅优美的身体曲线轻松展现。
除了根据自己的体型来选择旗袍外,还可以根据其他特征来指定旗袍的细节,比如脸型、平时的服装风格等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